第三章 雪夜仙缘(1 / 1)

十系魂帝 戊木阳 1638 字 6天前
临川城外的密林在夜色中如墨浸染,沈砚握着紫檀木盒的手指因用力而泛白。青黛依偎在他身侧,听着远处偶尔传来的犬吠与更夫梆子声,心中满是惶惑。沈砚深吸一口气,借着火折子的微光打开木盒——里面并非金银,只有一叠泛黄的宣纸条页与一枚触手生温的墨玉双鱼佩。

宣纸上是父亲沈万堂苍劲的笔迹,记载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往事:

「景和十年,冬,大雪封山。吾行商至秦岭北麓,见一老道倒卧雪地,身披月白道袍已为血色浸透。其面覆寒霜,气息奄奄,然眉骨间隐有金光流转,非俗世人也。吾以骡车救之,归府请医。郎中言其肺腑碎裂、经脉寸断,外伤如刀劈剑砍者十七处,本无生理,然老道丹田处有气团如豆,竟自续生机。」

「居吾家月余,老道以先天之气温养自身,伤愈七八。其言乃『昆仑墟·玉虚观』修行者,道号『清虚子』,因遭同门暗算,坠落凡尘。临别赠吾此双鱼佩,言『沈家若有生死大劫,持此佩至昆仑墟南麓『试剑石』,自有接引。』吾当时只当仙长戏言,未敢轻信……」

字条末尾,是父亲另起一行的潦草字迹,墨迹几乎透纸而出:

「砚儿吾儿:今遭皇权构陷,满门蒙冤。为父知你习武有成,然凡俗武功,安能抗御天威?清虚子仙长所言非虚,为父曾于其疗伤时见他徒手化冰为雾,足踏檐角如履平地。此去寻他,弃武修仙,方有一线生机。持玉佩、携此书,纵是爬,也要爬到昆仑墟!」

沈砚握着纸条的手剧烈颤抖,青黛凑过来看完,惊得捂住了嘴:「少爷,这……这是真的?世上真有仙人?」

寒风穿过树洞,卷起沈砚额前碎发。他想起庙会那日,自己三拳两脚打倒皇家护卫,自觉武功不俗,可面对知县带领的官兵,却只能仓皇逃窜。父亲说得对,凡俗武力在皇权机器面前,不过是螳臂当车。唯有那虚无缥缈的「仙缘」,才是沈家翻身的唯一希望。

「青黛,」沈砚将双鱼佩系在腰间,玉佩触及皮肤,竟传来一缕微不可察的暖意,「不管真假,这是父亲留给我的路。我们去昆仑墟。」

一路西行,风餐露宿。沈砚凭借过人武艺与江湖经验,数次避开县衙追兵。但他渐渐发现,追杀者中出现了不同寻常的角色——那些人轻功卓绝,出手狠辣,指尖竟隐隐有淡青色光芒闪过,绝非普通捕快。

「是皇家的人,」沈砚在一处破庙为青黛包扎被荆棘划伤的小腿,沉声道,「他们身上有内家真气,而且……比寻常武师精纯太多。」

正说话间,庙外传来衣袂破风之声。沈砚瞳孔一缩,抄起身边木棍旋身挡在青黛身前。三道黑影如鬼魅般掠入,为首者面覆青铜鬼面,掌心翻处,一缕青芒化作匹练直刺沈砚面门!

「叮!」

沈砚横棍格挡,只觉一股沛然巨力涌来,木棍「咔嚓」一声断为两截!他蹬蹬蹬连退三步,虎口震裂渗血。这绝非凡俗武学!

危急关头,沈砚腰间的双鱼佩突然发烫,一道淡紫色微光悄然溢出,形成半透明护罩。青芒匹练撞在护罩上,竟如泥牛入海般消散无踪!

鬼面人「咦」了一声,似乎颇为意外。沈砚抓住机会,一把抱起青黛,撞开破庙后墙的朽木,冲入密林。身后追风声紧,那鬼面人的速度快得惊人,几个起落便已追至十丈之内。

「少爷,你放我下来!你自己走!」青黛哭喊道。

「闭嘴!」沈砚咬牙,额角青筋暴起,「我说过,有我在,谁也别想伤你!」他突然想起父亲字条上「徒手化冰为雾,足踏檐角如履平地」的描述,心中涌起一股决绝——若不尽快踏入仙途,今日便是他与青黛的死期!

就在此时,前方密林深处突然传来一声清越的钟鸣,宛如晨钟暮鼓,直透人心。那追来的鬼面人听到钟声,动作猛地一滞,眼中竟露出忌惮之色,恨恨地看了沈砚背影一眼,竟转身遁入黑暗。

沈砚惊疑不定,抱着青黛循钟声前行。穿过一片结满冰晶的竹林,眼前豁然开朗——只见山谷深处悬浮着数座云雾缭绕的平台,平台上宫阙楼阁若隐若现,一道巨大的牌坊矗立谷口,上书三个古朴大字:「试剑石」。

牌坊下立着一位青衫道童,见沈砚二人狼狈不堪,却腰间双鱼佩微光隐现,眼中闪过一丝了然。

「来者可是沈家后人?」道童声音清脆。

沈砚连忙上前,取出父亲的书信:「小道长,我叫沈砚,奉父亲之命,持玉佩求见清虚子仙长。」

道童接过书信浏览一遍,肃然拱手:「原来是恩公之后。家师清虚子已等候多年,只是他老人家此刻正在『洗剑池』闭关,命我在此接引。请随我来。」

穿过牌坊,一股清新灵气扑面而来,沈砚只觉连日奔波的疲惫一扫而空,连体内隐隐作痛的伤势都舒缓了几分。青黛更是惊奇地看着空中漂浮的荧光草,喃喃道:「少爷,这里好像……不一样了。」

道童领着他们踏上一条由白玉铺成的悬浮栈道,脚下是深不见底的云渊。行至一座平台,只见中央有一圆台,台上嵌着一块通体透亮的水晶。

「此乃『测灵盘』,」道童示意沈砚将手按上去,「修仙之道,首重灵根。恩公当年凡胎肉眼,未窥仙门,家师既然将双鱼佩交予沈家。今日且测一测小友的根骨。」

沈砚依言按上水晶,心中忐忑。只见水晶先是微微一暗,随即爆发出刺目金光,继而又衍生出青、赤、褐三色光晕,最后又化作一道紫芒冲天而起,将整个平台照得如同白昼!

道童见状,手中拂尘「啪」地一声掉在地上,满脸震惊:「金、木、火、土四灵根,竟……竟还隐带雷属性变异灵根?!百年未见,百年未见啊!」

就在此时,天空中传来一声朗笑,一道白虹自远处楼阁飞射而来,落在测灵盘旁。来者正是一位鹤发童颜的老道,身着月白道袍,正是当年被沈父救下的清虚子。他看着测灵盘上的紫芒,捋须笑道:「好小子!果然是天生道体!沈万堂啊沈万堂,你当年救我一命,却不知为我玉虚观寻来如此一位仙苗!」

沈砚连忙拜倒:「晚辈沈砚,见过仙长。家父……」

清虚子伸手虚托,一股柔和力量将他扶起:「你父亲的事,我已尽知。」老道眼中闪过一丝怅然,「皇权之争,凡俗劫数,非我等能随意干涉。但你既有此仙缘,当可逆天改命。」

他看向一旁的青黛,袖袍一挥,一道绿光扫过青黛周身,随即摇头道:「此女乃寻常凡胎,无有灵根,难以入道。」

青黛闻言,脸色一白。沈砚立刻上前一步:「仙长,青黛是我妹妹,若她不能留下,我也绝不修仙!」

清虚子哈哈一笑:「痴儿!谁说不能留下?玉虚观虽为仙门,亦需凡人打理杂役。青黛姑娘可在『外门膳堂』听用,你二人仍可时常相见。」他又看向沈砚,「只是修仙之路,九死一生,你可愿舍弃凡尘恩怨,一心向道?」

沈砚想起地牢中父亲的眼神,想起追兵手中的青芒,想起皇权的冰冷无情。他握紧拳头,眼中闪过坚定:「弟子愿!但求仙长赐我大道,他日若有成,必报家仇,亦护苍生!」

清虚子满意地点头,取出一枚玉简递给沈砚:「此乃《玉虚引气诀》,你先在外门『灵谷院』修行,三日后参加入门大比。记住,仙途漫漫,首重心性。」

沈砚接过玉简,只觉一股信息流涌入脑海,竟是基础的引气法门。他转身看向青黛,后者含泪点头:「少爷,你放心去修仙,青黛等你。」

夕阳西下,将昆仑墟染成一片金红。沈砚站在灵谷院的竹楼前,望着远处层峦叠嶂的仙山,手中紧握着那枚双鱼佩。他知道,从踏入试剑石的这一刻起,那个临川县的富家小少爷沈砚已经死了,活下来的,是即将踏上漫漫仙途的求道者。而十七皇子的追杀,家族的冤屈,都将成为他证道之路上的磨刀石。

读书三件事:阅读,收藏,加打赏!